農業物聯網,即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照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
農業是物聯網的另一個重要領域。從配水和田間監測到滴灌和作物模式,物聯網在農業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現在,農民只需借助物聯網就可以更多地了解作物的種植模式。各地的人們也開始使用無人機來監視田野。隨著專門用于農業實踐的物聯網設備的開發,農民的生活突然變得非常方便。
農業物聯網的優勢:
1、運程控制功能:比如大棚種植安裝了電動卷簾,排風機電動灌溉設備等,運用農業物聯網系統能夠實現遠程控制,種植戶可利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控制溫室內的水閥、排風機、卷簾機的開關;也可設置好控制邏輯,系統會根據內外情況自動開啟或關閉卷簾機、水閥、風機等大棚機電設備。
2、實時監測功能:智能農業物聯網系統利用傳感設備實時采集溫室(大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溫度、光照強度、棚外溫度與風速等數據;將數據利用移動通訊網絡傳輸給云平臺,云平臺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3、警告功能:警告功能需預先設置適合條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設定值可根據農作物種類、生長周期和季節的變化進行修改。當某個數據超出限值時,系統立即將警告信息發送給相應的種植戶,提示種植戶馬上采取措施。
4、數據記錄分析功能:客戶能夠登錄農業物聯網系統能夠查詢到最近的氣候數據,比如說歷史溫濕度曲線、歷史機電設備操作記錄、歷史照片等信息;登錄系統后,還能夠查詢當地的農業政策、市場行情、供求信息、專家通告等,實現有針對性的綜合信息服務。
5、物聯網通過使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就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對農田環境的影響,獲取精確的作物環境和作物信息。
6、以聚英農業云平臺為中心,涵蓋水源智能供水,智能恒壓噴灌、智能水肥一體化、智慧溫室大棚監控、大田農業智能灌溉、農業土壤墻情檢測、農業氣象環境監測等方面,實現農業生產中的精準 作業,精準調控。農產品種植追溯系統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實現從生產到銷售數據記錄服務,為農作物栽培 工藝改進,品質提升提供有力數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