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有祛濕驅寒的作用,到了冬天,人們喜愛火鍋,花椒更是火鍋不可或缺的調料,花椒價格也在持續上漲,那么花椒需要怎樣種植呢?聚英云農可以帶您一起看一下。
花椒樹耐干旱瘠薄,特別適宜于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栽植。科學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濕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3℃左右,有利于根系發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后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干,近樹干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于樹冠外緣為準。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盡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月底在膜上加蓋5厘米厚的細土,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
用3%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葉面噴肥6次,開花期噴第一次,花后10天噴第二次,間隔10天再噴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實采收后各噴一次。
修剪復壯:夏季結合采收花椒,及時進行修剪。對枯樹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蟲枝,秋季再抽去多余的大枝,最后每株保留5―7個主枝,同時適當疏除冠內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過25%。并縮剪部分弱枝到壯芽處;中庸樹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為主,并注意保護頂芽,對長果枝適當短截,保留大芽。
水肥一體化:花椒樹喜光、耐旱、不耐澇,只要積水量一多就很容易導致其死亡,所以要做好排水工作,澆灌也要注意水的用量,不要灌太多。肥料的話一般春秋兩季都要追肥一次,肥量控制在20千克左右,確保花椒樹有足夠的養分即可。
建設智能水肥一體灌溉系統,同時配備物聯網環境監測、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實現花椒水肥灌溉既能遠程、定時、智能策略控制,也能根據物聯網氣象監測采集的數據科學精準自動控制,達到高效節水省肥、省工省時、增產保質、節能環保的效果。
采收時間及方法:花椒果實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處暑前后。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可聞到濃郁的麻香味,這是最適宜的采收時期,采收果實一般是用手摘或用剪子剪。
花椒樹喜光,不耐澇,澆水過多容易導致死亡,因此要做好園地的排水工作,并且植株的根系發達,對肥料的需求量大,一般在春秋兩季各追肥1次,確保養分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