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的管理重點除了保溫,還包括通風、護根等,聚英云農總結如下:
1、時間:冬季大棚種植辣椒一般在10月份左右進行。
2、選種:選擇健康、品種優良的種子。
3、育苗:將種子消毒后播種至適宜的基質,噴灑適量的水霧,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4、移栽:出苗后將小苗移栽至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壓實土壤,澆適量的水即可。
辣椒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夜晚15-18℃最好,幼苗不耐低溫,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時會造成落花落果。
辣椒播種后到出苗前,一般不需管理,發現開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否則形成高腳苗。出苗后,晴天上午9點揭開薄膜,下午4點仍舊蓋上薄膜。
辣椒定植以土溫15℃以上為宜,過早定植,因土溫低,生長緩慢,而且落花,達不到早熟目的。定植成活后,及時淺中耕一次。植株開始生長,著重中耕一次。
牛角椒、羊角椒、線椒、泡椒、朝天椒等。可根據市場和種植經驗選擇。
沒有包衣的種子,在催芽之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不然的話,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處理方法:50%多菌靈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農林風2號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攝氏度的熱水浸泡20分鐘(邊浸泡邊攪拌,防止燙傷種子),一般浸泡30~60分鐘左右,然后沖洗催芽。
俗話說:苗壯三分收。培育壯苗是高產的關鍵。
壯苗的標準是:莖桿粗壯、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苗齡一般在30~40天左右,3~5葉期容易成活,緩苗快;超過7個葉,苗齡過大,緩苗慢,影響生長。辣椒一般三葉期就進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說,培育壯苗是辣椒高產的關鍵。
辣椒屬于淺根系作物,根系不發達,既怕旱又怕澇,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根據辣椒的吸肥規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產、高效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節約成本為目標,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1.底肥:每畝用每克2億酵素菌劑50~200公斤(代替雞糞、豬糞及各種生物菌有機肥),15-15-15的平衡復合肥40~50公斤。栽培溝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壟上覆膜栽培法,高產,好管理。
2.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結合澆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礦物腐殖酸鉀3~5公斤。
3.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沖施肥5公斤+精品礦物黃腐酸鉀300~400克。
4.緩苗后每隔10~15天噴施植物疫苗葉面噴施劑一次,防病、防蟲、調節生長、增產提質。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蟲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澇了嘔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澇。因此,要小水勤澆,最好是滲灌或滴灌。辣椒根系不發達,為使根系發達,抗旱抗澇,改變過去的栽培方式,改壟下栽培為壟上栽培,可增產20%以上。壟上栽培與滴灌配合更好。
病蟲害防治
辣椒病蟲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軟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莖基腐病、枯萎病、根結線蟲,還有一些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