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豆角出現膩蟲,又不想使用農藥,可以人工防治或者飼養膩蟲的天敵來防治。在秋季和冬季的時候,可以在植株基部刷白,防止膩蟲產卵。然后結合修剪殘花、殘枝、清理雜草等方式,來減少蟲害的發生率。如果發現膩蟲殘留,可以飼養一些瓢蟲或者食蚜蠅來捕殺膩蟲,控制蟲害。
如果不想使用農藥的話,可以在秋季或者冬季的時候,清理田間的雜草,然后在植株的基部刷白,這樣就可以防止蚜蟲產卵,從而降低蟲害發生的幾率。除此之外還要修剪殘枝、殘花,這樣能增加通風性,也會增加采光率,從而降低蟲害的發生。另外,還可以飼養一些瓢蟲、食蚜蠅、寄生蜂等,它們會捕殺膩蟲,從而控制蟲害。
其實豆角對種植地要求不嚴格,但是想要在海邊種植,并且提高產量,最好選擇微酸性質的沙壤土種植。種植的時候要注意,前期肥水不足的話,會導致苗莖變弱,從而導致不能高產。如果前期肥水過足,就會導致植株生長過于旺盛,徒長情況嚴重,花序變少,結莢變少。
在前期的時候,我們可以施足腐熟過的有機肥當做基肥,每畝的施2000公斤。到了苗期可以施尿素5公斤,到了開花結莢期,可以施復合肥20公斤。這樣就可以讓沿海地區種植的豆角茁壯生長,從而提高產量了。
為了提升水肥灌溉的精準度,聚英云農推出了由自動化系統、數據傳輸系統、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等部分,結合組成的智能水肥一體控制系統,以噴灌、滴灌技術為基礎,將灌溉和施肥融為一體,根據土壤墑情、作物需肥規律和特點,將適當比例的肥料和灌溉水兌在一起,將肥水均勻、定時、定量地噴灑。有效避免肥料的揮發損失、溶解慢、發揮慢等問題,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節約氮肥又有利于環境保護。
采集設備負責監測土壤等種植環境數據,實時監測土壤肥力、濕度等情況,哪種肥力不達標,哪種肥力達標,土壤是否缺水等數據,上傳送至云平臺。
結合用戶設置的灌溉策略,云平臺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需要施肥時自動計算出比例,將肥料和水進行混合;如果土壤不缺肥,直接開啟閥門進行澆水作業。管理策略結合作物種類及生長階段,選擇定時、遠程、循環三種控制方式。
不管是缺水還是缺肥,都是通過灌溉系統來進行。系統支持接入32個閥門及采集設備,分組灌溉、集中監控,按需施肥,按需澆水。
同時,對于大面積農田灌溉管道長,而導致完成水肥灌溉后管道殘留過多而浪費的問題,可選配水肥回收系統,將殘留的水肥回收到回收桶中,節約資源,解放人力,一舉多得。
與傳統的灌溉技術對比,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具有獨特優勢。傳統灌溉模式有畦灌、漫灌等形式,在運輸途中浪費嚴重且吸收率低。應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采用可控管道,噴灌、滴灌等形式浸潤作物根系,減少水分下滲,使水分得到充分利用,通常可節水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