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預計2023年夏季,全國大部地區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陸基池塘養殖是河北省主要的海參養殖模式,如何有效應對高溫天氣,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特色海產品創新團隊海參綠色高效養殖崗位專家建議海參養殖戶提前做好以下幾點:
清草“瘦底”。撈出或者分解池塘底部多余的水草,這些水草死亡腐敗之后會導致底層的有機物大量積累,厭氧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最終導致池底缺氧、發熱,這也是高溫導致海參死亡的罪魁禍首。
適當肥水或者遮光。適當補菌,培養出肥活嫩爽的水色,讓藻類一直處于年輕的狀態,這樣水體才不會缺氧,合理的肥水在對抗高溫過程中會給池塘帶來比清水池塘更大的高溫緩沖優勢。也可以呲圈或者使用化學遮光劑,降低光照強度,控草的同時還能降低池底溫度。
加深水位。高溫期提升水位,能有效降低水體透明度,經實際測量表明,水深加深1米,底層溫度能夠降低2℃,進而能夠有效地降低高溫對海參的損傷,但同時應防止高溫悶熱導致的水體分層。
架設增氧設備。為池塘增設水車式增氧機,在夜間氣溫低于水溫的時候開啟,可有效打破水分層,保證水體充足的溶解氧,同時,能起到散熱、降低水溫的作用。
鋪設冷水管。有涼水井的池塘可以在海參礁區鋪設管道,高溫期利用冷熱交換給池底降溫,經實際測量表明,該措施能有效降低池底溫度1-2℃。
適當排、換水。高溫期強降雨天氣頻發,降雨后及時排出表層淡水,并開啟增氧設備,防止形成溫躍層和鹽躍層。外海水質條件好、鹽度恢復正常的池塘應及時進排水。最好在下半夜和凌晨換水,并適當加大水體交換量,以降低池水溫度。
注意“紅水”的發生。高溫季節“紅水”極易發生,原因包括甲藻過度繁殖、藻相單一、急性倒藻等。尤其要關注甲藻引起的紅水現象,要注意池塘水質和底質管理,定期使用調水和改底產品。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