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重慶云陽縣共計15萬畝晚熟柑橘進入采收旺季。養鹿鎮是當地晚熟柑橘主產地,全鎮晚熟柑橘總規模超過3萬畝,品種涵蓋倫晚、鮑威爾等晚熟臍橙品種,今年預計產量超過4萬噸。
在養鹿鎮中山村、青杠村柑橘園里,金黃飽滿的柑橘掛滿枝頭,個大飽滿、色澤誘人。走進果園,果農們正穿梭林間忙于采摘、裝筐、運輸,映射出一幅紅紅火火的美麗畫卷。
云陽是典型山地地貌,許多果園選址處于山高坡陡之地,用當地農戶的話來說是“耕牛能進,鐵牛難進”。以往,養鹿鎮當地種植柑橘的果農全靠人工管護和采收柑橘,影響了管護和采收效率。
在養鹿鎮同發村,柑橘種植大戶于春江種植了350畝倫晚臍橙。以往每年春季采收期之前,他都要雇村民幫著灌水、保濕、防凍等,耗時耗力,成本也居高不下。
同在養鹿鎮的返鄉創業“新農人”劉功成也面臨同樣的管護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功成在當地成立了農業科技公司,專門對山地果園管理設備進行研發。
經過半年多的研發,適用于山地果園的高壓噴霧系統、滴灌系統、噴灌系統組成的果園多功能管理系統逐漸成熟,開始在不少種植基地推廣。這套系統中,用水、施肥、用藥等功能均有明顯易懂的按鍵,農戶只需一鍵就由智能化系統自動判斷并進行管護。
有了這套系統,當地綜合勞動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農藥減少用量50%以上,化肥減少用量40%以上。于春江種植的350畝倫晚臍橙如今也用上了這套果園智能管理系統,只需一鍵就能讓果園安穩過冬。今年采收期,于春江的果園也迎來豐收,每畝果樹節省了上百元種植成本。
用高科技解決了管護問題,能不能繼續用高科技解決采收難題?養鹿鎮青杠村種植晚熟柑橘1500畝,每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全村的總產量達2250噸,果園大多位于坡地,高低起伏不定,以往全靠人工運輸。
而今年,養鹿鎮青杠村不少種植大戶的果園內,都安裝上了柑橘運輸山地軌道運輸車,這輛專屬于柑橘運輸的“輕軌”引入后,只需要一兩個村民操作,十多筐黃澄澄的柑橘就快速運到了目的地。
“我們的軌道運輸車每一趟可以拉300公斤左右,人工一趟只能背25公斤,并且需要一二十分鐘的時間。”青杠村果農于放介紹,安裝了軌道運輸車之后,運輸效率得到了提升,也為果園節約了成本。
在養鹿鎮智能化柑橘加工廠,清洗、烘干、分級……一個個柑橘經過分級后,迅速匯集到出果口,工人們只需站在分選機尾部,將一筐筐柑橘整齊碼放在旁,就可以裝箱外運。
近年來,養鹿鎮引入了4家柑橘加工廠,經過洗選加工后的柑橘將達到分檔次、差異化的目的,更加精準地對準市場需求。
“如今,我們每天加工柑橘超過40噸,主要銷往廣東、浙江等地。”養鹿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通過引進智能管護、采收設備,柑橘產業將帶動更多農戶增收。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