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涪陵藺市美心紅酒小鎮泡桐村國際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一排排整齊的釀酒葡萄架上,淺綠色如豆子大小的芽苞正在萌發,洋溢著生機。葡萄園里,工人們正在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溫室里,進行大棚建設的收尾工作。
“現在正是葡萄萌芽的關鍵期,技術人員需每天走進基地實時關注葡萄苗的發芽狀態、病蟲害情況,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一步追肥等工作。”景區相關負責人付孝軍介紹,正在建設的智慧大棚采用物聯網技術,在各種智能設備加持下,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輕松管理,實現種植的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覆蓋。
目前,葡萄基地的數字監控系統已和溫室大棚的“大腦”進行連接,以后通過手機程序或棚內的電子屏幕,管理人員就能實現觀測各項環境實時數據監測葡萄的長勢、濕度、光照、溫度等指標。
“如果棚里面缺水了,控制系統就會自動噴水;溫度高了,也能噴水降溫;通風時,風口可以自動打開;光照不足時,大棚外面的遮陽網會自動拉起來。智能溫控系統,將完全能滿足葡萄整個生長周期對溫、光、濕、氣的要求。”付孝軍說。
據了解,智能溫室大棚是藺市街道辦事處打造的農旅相結合的示范項目,將集鮮果蔬展示、采摘、觀光和科普教育于一體,通過智能溫室大棚周邊的環境整治和整體設計,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溫室大棚來研學、觀光體驗,給鄉村帶來人氣。
截至目前,泡桐村國際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已種植葡萄1000畝,計劃發動周邊農戶種植5000-10000畝,并引進葡萄酒生產技術,建成集采摘、參觀、品味、購買為一體的葡萄酒莊園。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