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豐臺區全力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以“構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引領,深化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協同并進,顯著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速農業綠色發展轉型,并構建起穩固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激發鄉村生態振興新活力。
強化農業綠色發展新動力
豐臺區持續深化農業綠色發展路徑。大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戰略,精準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行動,覆蓋全區7個涉農街鎮的18個村莊,共計70余個點位,實現測土配方覆蓋率高達98%以上,累計發放有機肥1002噸,有效減少化學肥料依賴。加強對32眼農田灌溉機井的嚴格監管,累計檢查218次。同時,為了確保水資源高效利用,豐臺區新增高標準農田286畝,擴大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至304畝。
多措并舉之下,綠色生產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鮮明底色和強勁引擎。
在水資源方面,豐臺區還筑牢農村飲用水安全防線,完成了王佐鎮佛門溝水源地受水毀影響13個標識牌的設立工作。對全區5個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水質監測,監測結果通過區政府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除此之外,豐臺區還定期對水源井周邊進行環境風險巡查,建立水源井臺賬,確保水源井周邊30米范圍內無污水、無垃圾、無廁所、無養殖糞污等污染源,全方位守護農村居民的“生命之源”。
深化農村環境整治新成效
豐臺區不斷鞏固并擴大農村環境整治成果,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高效運行。通過密集巡查6次,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保障處理效果。同時,對已整治完成的農村黑臭水體及小微水體實施常態化動態監管,累計出動人員超過千人次,確保水體清澈、生態恢復,為農村居民營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
持續鞏固“無煤化”成果,有序做好清潔取暖設備使用到期更新工作。在“煤改電”方面,持續做好2023—2024年“煤改電”補貼電價電費發放相關工作,修訂《豐臺區“煤改電”低谷電價電費補貼發放工作實施方案》。
豐臺區研究推動“無廢鄉村”建設。組織區農業農村局和區委社會工作部就“無廢鄉村”和“無廢社區”建設工作進行研討,初步選定“無廢鄉村”試點建設范圍。部署“無廢鄉村”建設調研工作,摸排試點鄉村管理制度、市政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固體廢物管理等情況。
按照生態環境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結合豐臺區實際和鄉村振興工作計劃,研究制定了《豐臺區“無廢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充分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益。
豐臺區編制印發《2024年北京市豐臺區鄉村生態振興工作計劃》,細化分解生態環境領域2024年鄉村生態振興工作任務7項、措施9項。
豐臺區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推進農村污染防治和綠色發展,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和美麗豐臺建設。”
來源:豐臺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