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生草好處多,既能調節地溫,還能改善生長環境。近期連日高溫,樹下生草的土壤溫度比無草的要低3~4度……”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上海楓錦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桃園里,一棵棵健壯的桃樹上碩果累累,桃樹下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合作社負責人孫希洲說,不少人認為,草會和果樹爭營養,于是想方設法除草。其實,樹下有生草覆蓋,具有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保持水土、改善小氣候、增進地力等作用,能提升桃子的品質。
栽培模式:省力化+宜機化
“這是Y形栽培模式,行距4~5米,便于機械化作業……”桃園里,一棵棵桃樹整齊排列,桃樹前有一個用方鋼制成的Y形支架,桃樹側枝也呈Y形被固定著,桃樹已經長得碗口般粗,高約3米,Y形樹杈間有一根黑色的管子通過,這是水肥一體的滴管。
48歲的孫希洲是一位新農人。2009年,他在新義村承包了200余畝土地種植桃樹,并成立了上海楓錦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老桃園都是傳統的開心型栽培模式,樹冠矮而寬,行間樹枝交錯,機械設備無法進入,桃子的產量、品質和效益都比較差。在上海農科院林果所專家的指導下,他下決心實施老桃園改造,打造一個省工省力的新桃園。
新桃園采用Y形栽培模式,寬行密植,讓桃園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桃樹行距4~5米,實現水肥割草打藥水等全程機械化,節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同時,還建有水肥一體化的滴灌、噴灌系統,鋪設的滴灌管道通往每一棵桃樹,澆水、施肥都可以通過滴灌設施完成。
近年來,他還建起了20多畝的桃樹專用大棚。每個大棚內都有傳感器,可以進行相應的設定。現在卷簾、通風、控溫、補光等工作都不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只需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節省了很多人工。
品種優選:拉長上市周期
“這是錦繡,種植了15畝;這是錦園,種植了20畝……”孫希洲介紹,新桃園的品種選擇主要考慮調優、合理布局、拉長上市周期,解決品種單一、集中上市、銷售不暢的問題。這里種植了黃桃、水蜜桃、蟠桃、油桃等20余個品種,黃桃為主打品種,有“錦春”“錦香”“錦輝”“錦冠”“487”“錦園”“錦繡”“錦花”“錦碩”等10余個品種,將黃桃的上市時間跨度從6月一直延續到9月。
今年6月上旬開始,錦春率先采摘上市,接著錦香、錦輝等早熟桃成熟上市。此后,錦冠、487、錦園、錦豐等陸續成熟,一直可以供應到9月。目前正是錦繡黃桃上市的時候。
追求目標:省工省力高效
在包裝車間,一臺國產的全自動選果機正在高速運行,裝桃和分揀人員將篩選好的黃桃分類裝箱。用了這臺自動選果機以后,可以將黃桃按照大小重量、果面瑕疵、甜度等標準嚴格分級分類。
“用了自動選果機以后,節省了人工,效率提高了60%以上,并且準確度很高。”孫希洲說,隨著合作社逐步配齊了除草、打藥、開溝、自動化灌溉、升降機、選果機等各類機械,如今除了疏果、采摘外,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果品質量也明顯提升。
孫希洲的理念是綠色生態、少用化肥、多用有機肥。桃樹下的青草長得非常茂密,在種植的過程中不使用除草劑,草長高了,就用割草機去割,不僅省工省力,而且青草還田可以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機質,幫助滋潤桃樹。
他給合作社桃子設計的品牌叫“共樂園”,而最初申報的品牌叫“共生園”,其寓義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綠色發展之路,追求高質量生產、高品質果品。
合作社的“錦繡”黃桃曾多次獲得“楓涇桃王”稱號及市級和全國比賽的銀獎,楓錦合作社先后獲得“綠色果園”“上海市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等榮譽。
“我覺得,要做就要盡力做最好的,在保證桃子的質量上下足功夫。”孫希洲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創新,打造一個省工省力的高品質桃子生產基地,帶動更多的桃農參與,創新引領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