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蘑菇在種植過程中,常會遇到小菇萎縮、變黃乃至死亡的問題,這不僅影響產量,也給種植戶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為了深入理解這一現象,本文將從多個角度詳細分析大棚蘑菇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蘑菇出菇階段常會出現小菇萎縮、變黃而死亡,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持續高溫。在出菇階段,如果氣溫連續三天以上高于23℃,菌蕾的生長會受到溫度的抑制。高溫環境下,菌絲的生長速度加快,導致營養產生逆向輸送,菌蕾因缺乏營養和水分而死亡。因此,在高溫季節,種植戶需要采取一系列降溫措施,如在大棚南面搭設陰棚,對菇房屋面進行噴水降溫,使用冰塊降溫,或者適當推遲堆料時間,避開高溫時段。
2、養分不足。培養料如果缺乏足夠的營養供給,尤其是氮源不足,碳氮比失調,會導致蘑菇生長不良。例如,堆料中缺少糞肥,培養料發酵不充分,或者培養料過于薄少,都可能導致營養不足。此外,如果秋菇的養分已經耗盡,春菇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夭折。因此,種植戶應該選擇優質的培養料,確保發酵充分,翻料均勻,提倡厚料栽培,以提供充足的養分。
3、菇房或菇棚通風不良。菇房內如果長時間通風不暢,尤其是在出菇階段,子實體代謝旺盛,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二氧化碳。如果此時關窗調水,會引起高溫高濕環境,導致大批子實體死亡。因此,種植戶應該保持菇房的通風良好,定期開窗換氣,避免高溫高濕環境。
4、水分管理不當。子實體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菌層缺水,或者覆土層沒有足夠的水分供應,會導致幼蕾死亡。另一方面,如果用水不清潔,或者長期噴過頭水,也會引起蘑菇死亡。因此,種植戶應該根據子實體的生長階段,合理控制水分,保持菌層和覆土層的濕潤度,同時確保用水的清潔。
5、滲透壓太高。多次使用食鹽水會增加滲透壓,使菌蕾失去水分而死亡。因此,種植戶在使用食鹽水時應該謹慎,避免過量使用。
6、蟲害。蟲害孳生嚴重時,會吃光菌絲,導致菌蕾成批量死亡。
7、濫用農藥。出菇期間使用農藥,須按要求稀釋正確。隨意增加農藥濃度會產生藥害,禁止使用含有石化類乳化劑的農藥。
為了提升菌菇房的管理效率,聚英推出了菌菇養殖智能監控系統,利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菌菇房管理、監控的科學化、標準化、現代化、數據化、智能化管理對提高菌菇產量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菌菇智能養殖監控系統專門為菌菇生產溫室大棚、廠房研發,實現菌菇養殖生產的全程智能化控制。依據食用菌菇的生長規律自動控制菇房內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為食用菌菇的生長創造出最佳的生長環境,大大地提高了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
系統包含智能環境傳感器、菌菇基質監測傳感器、各種制冷、加濕、通風、光照等環境調控設備、物聯網通訊技術,通過聚英智能養殖監控柜和聚英物聯網平臺實現統一協調指揮,全自動化運行,無需人工參與,節省大量的勞動力,降低食用菌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