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是促進農業種植的主要因素,針對傳統灌溉方式造成的浪費等問題,聚英農業物聯網研發了自動化調控設備—水肥一體化系統,主要作用是提升灌溉和肥料的控制力,是實現智能灌溉、節水灌溉的一大工具,與傳統灌溉方式區別極大。
傳統灌溉一般是根據種植經驗實現灌溉,當發現作物干旱時,打開灌溉設備灌溉作物,或一種固定的灌溉方式,任何時候的灌溉都是固定的,這樣的灌溉往往有缺點,會有及時灌溉,或灌溉過剩,灌溉用水浪費,然而,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主要是由傳感器監測結果決定的,當土壤水分低于標準值時,土壤水分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土壤含水量,自動開啟灌溉系統,當土壤水分監測達到標準值時,自動關閉灌溉設備,通過數字控制灌溉工作,科學灌溉。
傳統施肥與傳統灌溉幾乎是一樣的,也是基于經驗或固定的施肥時間,這種施肥方法也是不合理的,利用傳感器監測的結果,確定了水肥一體化系統對化肥施用量的控制,通過土壤養分監測設備,通過土壤氮、磷、鉀等設施,對土壤養分含量進行實時監測,并根據養分含量自動啟停灌溉設備,通過數據支持肥料的控制,使施肥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1、水肥協同原則,綜合考慮農田水分和營養辦理,水肥彼此配合、互相融合。
2、按需灌溉原則,水分辦理應根據作物需水規則,考慮上肥與水分的聯系,運用工程設備、農藝、農機、生物、辦理等措施,合理調控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資源,滿足作物水分需求。
3、按需供肥原則,營養辦理應根據作物需肥規則,考慮農田用水方法對上肥的影響,科學制定施肥計劃,滿意作物營養需求。
4、少數屢次原則,按照肥隨水走、少數屢次、分階段擬合的準則制定灌溉上肥制度,根據灌溉制度,將肥料按灌水時間和次數進行分配,充分利用節水灌溉體系進行上肥,恰當增加追肥數量和追肥次數,完成少數屢次,進步肥料利用率。
5、水肥平衡原則,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則、土壤保水、土壤供肥保肥特性以及肥料效應,在合理灌溉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的適合用量和份額。
水肥一體化系統在多種種植場景中都能發揮用武之地,溫室大棚、大田農業、山果林、市政灌溉等,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灌溉農業,促進智慧農業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