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北京迎來短時大風加局地冰雹天氣。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此次極端天氣對通州區、順義區、懷柔區、海淀區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災情。截至目前,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報損面積1.5萬畝,涉及小麥、蔬菜、果樹、溫室大棚等,保險公司已根據農戶報案情況第一時間赴受災現場進行查勘,迅速啟動理賠。同時,組織農業生產技術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災后農業生產。
夜幕下,雞蛋大小的冰雹砸向大地,發出“噼啪”響聲。眼下正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這場突然來襲的冰雹天氣,為田間的作物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據介紹,此次局部冰雹天氣,對通州區、順義區、懷柔區、海淀區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災情。
截至6月5日,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報損面積共約1.5萬畝,涉及農戶460多戶次,包括小麥、溫室大棚及櫻桃、桃、梨、蘋果等。在京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7家保險公司目前已全面啟動汛期防汛應急機制,24小時值班備勤,為受災農田快查勘、快定損、快理賠。與此同時,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了農業生產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受災情況并會商研判,指導災后生產管理。
早期防范、提前部署,有效減輕了極端天氣帶來的損失。“收到市氣象臺6月4日19時45分發布的雷電黃色預警后,我們迅速啟動了響應機制?!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預警,通州、順義、朝陽東部可能有雷陣雨天氣,并伴有7級以上短時大風、小冰雹和短時強降水。為努力降低風雹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程度減少農民損失,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成立了4個災后恢復生產督導組和5支技術指導專家隊伍,對預警涉及的通州、順義、懷柔、延慶四個區開展督導服務和技術指導。
此外,今年初,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2022年北京市農作物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工作方案》,全年計劃儲備救災種子5.34萬公斤,可供救助農業自然災害6.5萬畝,其中玉米種子儲備4.44萬公斤、可救災2.22萬畝,蔬菜種子儲備0.9萬公斤、可救災4.28萬畝。各區農業農村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申請動用儲備種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