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篇課文叫做故鄉的楊梅,里面的描寫的楊梅令人垂涎三尺,楊梅是生活中的常見水果,深受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現在的楊梅不光可以生吃,還有各種楊梅制品,用途十分廣泛,種植的價值非常高,那么如何種植這酸甜可口的楊梅呢,楊梅的播種方式和種植技術的要點是什么呢?
楊梅喜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海南島以北,即北緯20度至31度之間,主要分布在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森林中,原產于中國溫帶,與枇杷、茶樹和竹子相比,楊梅的抗寒性比柑橘和枇杷更強。楊梅播種方法如下:
一、播種方法楊梅:
1.楊梅苗圃選擇:楊梅苗圃宜種植在海拔1300-1800米的緩坡山地。例如,是斜坡,一般坡度不超過5°。盡量選擇北方或東北方向的斜坡方向。土壤質量應肥沃、松散,土壤層較深的砂壤土更好。
2.種子收集:楊梅種子應從生長強壯的成人樹木中收集成熟果實。果實應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攤開并堆積。果肉應堆積4~5天,果肉腐爛后沖洗干凈,去除漂浮的扁平種子,并干燥表面備用。
3.整地施肥:播種前應深耕整地,播種后應曬白。每畝3000~5000公斤用于生豬、牛糞或堆肥,15~20公斤用于過磷酸鈣,以及一些植物灰燼。稻田周圍應挖深排水溝。山區應注意防旱和防洪。
4.播種方法: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0.1%高錳酸鉀溶液或40%高錳酸鉀溶液中10分鐘。將種子均勻地撒在邊界上。播種后,用木板輕輕地將種子壓入土壤中,覆蓋一層細土,然后覆蓋一層薄草。
5.苗期管理:楊梅通常在10月中旬和1月底播種。第二年1月,種子發芽,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后,要注意控制溫度和濕度。同時,要注意防止日燒或突然倒下的疾病。通常可以在7月下旬移植。
楊梅種植技術:
1.移栽時間:楊梅苗出土后,株高約10厘米。當4~5片葉子長出來時,可以移栽。移栽前,苗圃應進行土地準備和施肥。同時,應在每畝的邊界上撒25公斤石灰或噴灑600倍液。
2.移栽方法:楊梅應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行移栽,每畝移栽1.2~1.4萬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8~10厘米。
3.合理施肥:楊梅幼苗必須在根系恢復和良好生長之前生長。稀釋的人類糞便(1負荷水加人類糞便2湯匙,尿素0.25kg)只能在長出4~5片新葉后澆筑。之后,每半個月澆一次2%的三元復合肥液或稀釋的人類糞便。
4.樹體管理:楊梅種植后,及時去除樹干總長度小于1/2的枝條。第二年,可以選擇三個主枝等分為三個方向。第三年以后,在主枝上選擇一個輔助主枝,使樹冠形成一個自然和開放的形狀,高度控制在2.5~3米。
5.土壤管理:楊梅種植時,為了增加土壤微生物覆蓋,應及時除草、松土,根部增加石灰,調節土壤酸堿度,土壤PH值在4.5-5.5之間最好,補充楊梅樹體鈣素,并添加豆類、花生等綠色肥料作物(避免種植高桿和攀緣植物)。
6.控制和促進花卉生長:在楊梅冠高達2.0~2.5米時,采用控制芽法促進花芽形成,實現早期結果的高產。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可采用拔枝、開冠、緩解樹勢,也可采用土施多效唑控制芽等方法促進花卉生長。
7.疏花疏果:將楊梅樹在春天的時候,修剪多余的花枝,疏除多余的花枝,特別是薄弱的花枝。楊梅疏花劑可以在開花期間噴灑多年生樹木,并根據樹木的果實數量合理地疏除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