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一種生命力較強喜光的作物,它對栽培條件和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特別適應大棚溫室反季節生產,但由于西瓜是異花受粉作物,不能單性結瓜,需人工輔助授粉。聚英云農帶你了解下智能溫室控制系統和西瓜的種植應用的六大問題。
營養土的好壞對秧苗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好的營養土應不帶菌、無蟲卵、無雜草種子,具備苗期生長足夠的完全養料,以及良好的土壤結構。
配方一:20~25%完全腐熟的優質廄肥,60~70%5年內未種過瓜類的熟菜園土,10~15%經過冬前風化的優質溝塘泥,同時每立方床土中加尿素500克,過磷酸鈣1000克,硫酸鉀500克,配制時摻勻調好過篩后方可使用。
配方二:完全腐熟的廄肥40%,5年內未種過瓜類的肥沃熟土60%,每立方土中再加雞糞或羊糞15千克,少量的過磷酸鈣和草木灰5千克,土肥混勻過篩后方可使用。
二、種子處理
一般先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攤開晾曬1天,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然后再用30℃溫水浸6~8小時,淘洗去種殼上的粘液,放在28~3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早晚各用溫水沖洗1次,經3天種子即可出芽。最好用營養缽育苗,定植時會減少傷根,能提高成活率。
三、溫度
播種前2天苗床開始加溫,然后在晴天的中午播種,每穴橫放1~2粒,橫放便于種子出苗時在土里退殼,然后蓋1.5~2厘米厚的細土,蓋土太深出苗慢,太淺易出現幼苗“帶帽”出土現象。蓋土后用噴霧器噴2000倍的移栽靈溶液,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等。從播種后到出土前,晴天床溫要求25~32℃,夜溫在17℃以上,不通風。從出土到長出第1片真葉,日溫保持20~25℃,夜溫13~15℃。苗床溫度達25℃時放風,20℃時關閉放風口。從第1片真葉到移栽前5天,日溫要求25℃,夜溫15~18℃,苗床溫度達30℃時放風,25℃時關閉放風口。草苫要早揭晚蓋,放風由小到大,從短時間到長時間,切忌突然大放風而導致瓜苗傷風。
四、濕度
西瓜喜干不耐濕。播種時澆足底水,直到出苗前一般不需要澆水。子葉展平階段應控制澆水,地面見干見濕,以保墑為主。可在苗床上均勻地撒1層草木灰與細沙土,以降低土壤水分蒸發量。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80%左右。當真葉長出后,若地面見干,可在晴天中午前用噴壺澆1次水,直到定植前3天停止澆水。在澆水時,可噴灑0.1%磷酸二氫鉀溶液或7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1~2次。通過藥肥混噴,可預防西瓜苗病害,培育壯苗。
五、光照
要盡量采用新薄膜,并保持膜內清潔,從而增加透光率。在床溫許可范圍內,要早揭薄膜,晚蓋膜,使用雙層膜的,白天可拿掉1層,晚上再蓋上。
六、松土
當瓜苗出齊后,苗床進行淺松土,松深1厘米左右,以利提高床土溫度,調節濕度。真葉長出時再松土一次,這主要是有利于培育壯苗。一般澆水后2天進行松土,松土時不要傷害根系。定植前5天開始煉苗,并減少澆水量,逐漸加大通風量,直到和外界氣溫一樣,促使瓜苗適應自然環境,從而提高成活率。移栽定植,應以3~4片真葉展開時為最佳時期。
過去要種出產量高、品相好的西瓜,瓜農需要整日往返于各大溫室大棚中,查數據,開關設備,工作量滿滿當當,非常辛苦,費時費力不說,還浪費人工,因此收獲以后,除去人工成本,實際上收入并不可觀,而且即使是這樣,也很難確保種植生產過程中有紕漏,溫室大棚環境不穩定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但是依據智能溫室控制系統來管理大棚,過去上百公斤重的棉被卷簾,輕點鼠標,就能夠自動、勻速收放,省時省力省人工,溫室環境的調控也采用自動化的控制方式,投資小、操作簡單,節省人力,方便便捷,創造出的穩定環境更加有助于西瓜作物的生長,綠油油的藤蔓間掛滿了脆生生的西瓜。
聚英云農服務于農業智能設備發展,提供智慧農業一站式解決方案,以農作物栽培工藝為指導,結合無線網絡傳輸技術、聚英智能終端設備、大數據分析、AI人工智能、云平臺系統等科技技術和終端設備,遠程實時采集、檢測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PH值、 電導率、二氧化碳濃度等農業環境、土壤墑情數據,通過邊緣計算實現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自動卷簾控制、自動施肥、自動打藥、自動控溫調濕等項目功能,在智能農業設備領域,科學的進行農業產業化升級、農產品產量和品質提高,支持中國農民增產增收。